跳到主要內容

字級大小:

:::

2024-03-19 |

瀏覽人次圖示

79

【社工馨語】我不夠好,所以不被愛?

【社工馨語】我不夠好,所以不被愛?
撰文/何宛婷(台中服務中心 青少女懷孕社區服務 社工員) | 2024/03/01 | 社工馨語 |


「社工,我們結案後可以見面嗎?」憶起某位陪伴兩年的青少女母親小思,於結案前夕的可愛邀請,腦海裡浮現出那張稚嫩卻眉頭深鎖的臉頻,每次提到產後規劃即眼泛淚光的神情。


回到最初的起點......


接到轉介單,初訪時映入眼簾的是一位眉清目秀,眼神清澈,一開口說話即眼泛淚光的青少女小思,面對非預期懷孕事件,小思感到手足無措,深怕被父母發現因而離家到男友家待產,一方面承受孕初期的身體變化帶來的不適、另一方面需要適應與男友家人同居相處的日常、再加上隱瞞父母所背負的心理壓力,17歲的小思,每次訪視皆淚流滿面。訪視時光,彷彿成為各方心理壓力擠壓下,訴盡心裡所有憂慮的出口。


透過訪視時的陪伴,小思漸漸獲得勇氣面對父母,經歷父母得知消息後的震驚情緒只是一時,孩子誕生後的傾囊相助則如緩緩流水般延綿不斷地支持小思與孩子。


小思誕下孩子後,覺悟母親縱然甚少言語上的鼓勵與肯定,在小思遇到困難時,第一時間無條件提供協助,始終是母親。
成為一位母親後,小思彷彿一夜長大,意識到愛的形式不盡然是肯定的言語,可以不同方式呈現,於是主動修補與母親破裂的關係。


小思與母親的關係,因著小思成為媽媽後的體悟而帶來關係的重生。
一個生命的誕生,同時帶來另一段關係的重生。


小思與其他小媽媽一樣,在成為母親前,內心單純渴望被愛與珍視。接觸不少非預期懷孕的青少女,憶及成長歷程當中,母親總是以言語否定自己,甚少給予鼓勵與肯定,讓青少女感受不到被愛、自我價值低落。


記得曾有一位青少女小媽媽,提及自己的母親,邊抽煙邊幽幽的說「無論我如何努力,在母親的眼中都是不夠好,努力生活換來的是否定的眼神和言語」,讓我不禁想到傳統華人文化中,「不要稱讚孩子,會愈讚愈壞」、「嚴父出孝子、慈母多敗兒」、「愛之深,責之切」等傳統論述,反映華人社會的核心價值觀——對孩子的嚴厲等同愛孩子。這種文化價值深入天下華人父母心,青少年成長階段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與鼓勵,造成自我價值低落、感受不到被愛與珍視,於是將自己對於被愛的期待投射在情感關係的對象,不知不覺於渴求被愛之歷程間誤打誤撞成為母親。


除了透過生日祝賀、喘息團體、培力團體等,讓小媽媽的靈魂獲得滋養與提升,我們更積極宣導非預期懷孕少女的積極面向,進入校園或社區向家長教導「五種愛的語言」、「愛要說出來」,希望透過對話來鬆動刻板印象,終結這代代相傳、傳統華人價值觀下成長的每一位母親,拒絕親手在孩子心中劃下一道道「我不夠好,我不被愛」的傷痕。讓孩子可以從小在家庭中感到被愛與珍視,將來成為一位傳遞愛的母親。



撰文:何宛婷 社工員/ 勵馨基金會 台中分事務所

原文出處:勵馨基金會-台中愛馨人粉絲專頁【我不夠好,所以不被愛?】
封面圖片:攝影師 Rachel Xiao 
回最新消息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