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字級大小:

:::

2023-03-15 |

瀏覽人次圖示

178

【社工馨語】請先真正接納、愛惜自己,才有更多能量照顧他人

文章出處:勵馨基金會
封面出處:攝影師:
Andrea Piacquadio 連結 Pexels 

既被賦予社會期待 也被社會框架緊扣

我是一名社會工作者,同時也是媽媽、女兒、配偶;想當然爾,在日常生活中,我總是在不同的角色交錯轉換,當然也會忙得暈頭轉向;近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,居家工作是常態,但我可能一邊居家上班,同時還得照顧女兒,角色間怎麼取得平衡,是我每一天都必須面對的功課。

不只是我自己,過去我曾接受一場演講邀請,主題為「破碎家庭的服務」,這個主題讓我內心五味雜陳,之後細問校方,才知道學校的單親家庭比例提升,孩子除了要面臨父母親的分開,更要適應自己可能只能跟其中一方生活,而這個社會又賦予一個「單親小孩」或「破碎家庭的小孩」等角色在孩子身上,殊不知,這些角色讓他們好沉重好沉重…


破除家庭的角色 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並未「破碎」

還記得那天演講,我詢問在場老師:「老師,當你們發現班上同學作業沒有寫的時候,你們會聯絡誰?」老師們不假思索地回覆:「媽媽。」我再追問:「那麼請問老師,當孩子在學校受傷需要聯繫家人的時候,你們會連絡誰?」在場的老師依舊異口同聲:「當然是媽媽啊!」

一連回答這兩個提問,當下老師們幾乎都不覺有任何問題;但突然間,有一位老師驚覺,說「為什麼都是聯絡媽媽?」其他老師才回過神來,發現這兩個問題中的癥結點:在社會期待下,往往是媽媽被賦予一個照顧家庭的角色,只要跟家庭相關的問題,媽媽絕對是首選。同樣地,孩子也會被賦予這種「理所當然」的角色;乖乖寫完作業、練習自己收拾好書包跟房間,最重要的是,要當一個「聽話的乖小孩」。

乍看之下,這樣的期待並無不妥,然而當父母彼此的關係改變後,要扮演這些角色並不容易:當爸爸離家,媽媽就必須母代父職,相對的,爸爸也可能面臨同樣情形,但單打獨鬥的壓力之大,一不小心,父/母親就可能會讓自己背負的多重角色「失衡」,想當然爾,孩子很容易受到影響,成為代罪羔羊。

當家庭結構改變,對大人、孩子都不容易;而當父親或母親調整自己的同時,是否也能引導孩子了解情況,讓孩子知道分開雖是改變,卻可以不是破碎的開始?

 
翻新目光 發現「家庭」本就可以有各種顏色

演講最後,我請老師們細想,並用顏色來形容自己的家,有老師說是黃色,因為他覺得家很溫暖;有老師說白色,因為覺得家很純淨;有老師說綠色,因為感覺家裡像草原一樣,令人心曠神怡;還有一個老師說「彩色」因為家庭的生活很繽紛。

分享之後,我引導老師們思考,當孩子的生活跟多數人不同、或是他的家庭組成不是典型的爸爸、媽媽與小孩時,我們是否能以另一種眼光來看,進而發現,其實這個孩子的家庭生活也有其獨特的色彩?或許,面對所謂­的「破碎家庭」,我們最首要做的,就是不該用異樣眼光去評論他們,而是給予更開放的態度,去理解他們家庭的色彩;身為外人,我們以為的晦暗色調,或許對身處其中的他們而言,一直都蘊含著溫暖的微光。


讓我們一起先破除自身框架 再陪伴孩子活出自己的角色

從事社會工作十多年,我常從服務中發現,一旦婦女進入家庭後,很容易就將自己放在最後順位;甚至有些婦女即使已在關係中遭受暴力傷害,還是不斷限縮自己以符合「框架」。曾有服務對象告訴我,她已經好久沒有跟自己相處,早忘了進入關係之前,有自信的自己是什麼樣子了。

生而為人,扮演多重角色在所難免,但我們應盡力「詮釋」、讓這些角色仍能保持一部分自我,而非將自身的身心需求置於末後,讓原本該有自我本色的角色,轉為困住我們的框架。

一年將盡,我也想給自己明年的服務訂一個目標:協助服務對象重拾自己。這個「自己」不是任何角色、任何稱呼,而是即使生活忙碌、需要在多重角色中轉換,他們仍可以保有自己,破除、也拒絕社會期待的框架。唯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,活出自己所喜歡的樣子,才有能力照顧別人。

當然,要翻轉傳統眼光、社會的既定思維並不容易,但我期許自己,也期許能引導服務對象,用不同視野去感受生活中的大小事件,這是一個好的契機,願我們漸漸都能悅納自己,成為懂自己、也理解別人的人,然後更進一步陪伴尚在摸索角色的孩子,讓他們也學會為自己負責、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。

更多文章:勵馨基金會屏東分事務所粉絲專頁

回最新消息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