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級大小:
撰文/楊晴盛(宜蘭分事務所倡議專員) 2022/12/06近兩年,勵馨基金會宜蘭分事務所以社區為據點,推動青少年族群的性別與情感教育防治工作。我們在服務中發現,青少年學生於學校課程上,缺乏情感教育與性
2023-04-11 |
344
MORE ─
撰文/莊蕙綺(勵馨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倡議專員)「我是阿瑛,我渴望給孩子和自己一個完整的家,雖然我自己扶養孩子,可是我會努力給女兒雙倍的愛,就算沒有帶小孩的經驗,可是我上網爬文蒐集資料、看影片學習照顧技
2023-03-27 |
475
MORE ─
文章出處:勵馨基金會封面出處:攝影師:Andrea Piacquadio 連結 Pexels 既被賦予社會期待 也被社會框架緊扣我是一名社會工作者,同時也是媽媽、女兒、配偶;想當然
2023-03-15 |
324
MORE ─
【社工馨語】逐步實踐 青少年父母一樣能圓夢撰文/黃靖雅(屏東分事務所社工)在這個社會中有一群少女,在還沒成年以前就多了「母親」這個身分,也因為這個身分,時常會忘記自己也還是青春期的年紀;因為有了孩子,
2023-01-13 |
342
MORE ─
孩子不是被拋棄,而是被保護的:從《嬰兒轉運站》談勵馨收出養服務電影《嬰兒轉運站》近期在戲院熱烈播映,作為是枝裕和導演最新作品,電影一如既往展現了對於生命、家庭的關懷,劇情從為棄嬰設置的嬰兒保護艙(Ba
2022-08-26 |
567
MORE ─
【社工馨語】結束全職媽媽生活後,重新尋找另一個自己撰文/黃靖雅(屏東分事務所青少女組社工)、編輯/洪曉萍(屏東分事務所 企劃專員)如果可以選擇,你會選擇全職育兒?還是外出工作呢?在服務過程中常聽聞許多
2022-08-22 |
560
MORE 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