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字級大小:

:::

2021-07-26 |

瀏覽人次圖示

1486

家庭中為何不談性?3個「家庭性教育」入門策略

家庭中為何不談性?3個「家庭性教育」入門策略 2020.07.10

本文轉載自雞湯來了,原文出處:家庭中為何不談性?3個「家庭性教育」入門策略
文/雞湯來了 蕭子喬
校稿/雞湯來了 陳世芃、張芷晴
編輯/雞湯來了 蕭子喬
  
  剛剛在飯桌上,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吻對媽媽說:「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,就是沒有性教育。」媽媽詫異地看著她,回答:「什麼性教育?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。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?」思琪一時間明白了,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,他們曠課了,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。—《房思琪的初戀樂園》

  多少家庭有國文、英文、數學課,甚至還有課外音樂課、籃球課、國際禮儀課,但卻唯獨沒有「性教育」課。孩子怎麼誕生的、到性徵發展、外表打扮、情慾萌芽….,「性」總被避而不談、模糊帶過。究竟「性」怎麼了?為什麼這麼難啟齒?


避而不談的「戀愛、性行為」話題:源自不了解的擔憂
  
  缺席的性教育,正在一個個家庭上演中。兒福聯盟2016年「台灣兒童性教育知識調查報告」指出近七成(67.6%)家庭從未討論過「性行為」議題,超過一半(56.3%)從未討論過感情議題,將近一半(44.7%)家庭避免接觸18禁內容,三分之一(29.2%)家庭從未討論性生理發展的議題。 

  國內外探究父母為何不與孩子談論「性」,發現一方面源自保守的傳統觀念,一方面是多數父母在成長過程中,自己的父母很少,甚至從來沒有公開與自己談過性,自然而然就覺得這是一件羞於啟齒、不知如何談論的事情。

延伸閱讀:家庭如何影響一個人?
相關推薦:媽媽只是用她會的方式在愛我


別再因不了解而避談,破除6大常見家庭性教育迷思

  台灣學者分析,父母排斥「性教育」可能來自以下幾個常見迷思:
1.性知識孩子長大自然就知道? 正確的性知識是靠學習而來,網路性訊息氾濫且容易取得,孩子自己隨意摸索有可能學到的是錯誤的。
2.太早教孩子性知識,就是鼓勵孩子嘗試性行為? 國內外研究報告指出:孩子懂得越多性知識,反而更懂得審慎自己的行為。
3.孩子一定要由同性別的家長教性教育? 不一定!因為孩子可以從不同性別家長得到不同的知識及互動方式。
4.父母必須有豐富的性知識,才可以談性教育? 這是一個親子一起學習的好機會!用什麼都可以談的態度,讓孩子感到被傾聽、被接納,一起長知識。
5.性教育只是老師的事? 學校性教育授課時數仍不足!家庭是每個孩子「第一個」學習場域,在家落實性教育,很重要!

其實,性是人天生的本能,研究發現嬰兒即會藉由「撫摸」身體某些部位,滿足自己身體的探索慾。性不該是親子間的尷尬話題,而是愈早開始在家落實愈好。家庭性教育,並非真的很難,難是難在態度,關鍵在於跨出開口的第一步,用開放自在的心情談論。


家庭性教育可以談什麼?真的有用嗎?

  性教育是情感教育、家庭生活教育,也是品格教育,家庭性教育對於一個人的發展具相當重要的影響。性教育可以談論的面向很廣,由單純認識自我與生理「生殖器官」,到情感與人際的「情感、性別角色、交往戀愛」,再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「性騷擾、性侵害和家庭暴力」議題。完整的性教育可分為性生理、性病理、性心理、性倫裡及性法理五個層面。

  重要的是,家庭性教育並非要家長非常專業地教授性知識,而是用開放、可溝通的方式與孩子談論各方面的議題。台灣研究發現家長「教養態度」與孩子性知識程度具有非常顯著的相關,親子「經常溝通」的國小六年級學生在生殖生理知識、性騷擾及性侵害的認知知識均高於親子「不常溝通」的國小六年級學生。也就是說,親子之間越能開放談論各樣的議題,孩子對於自己的身體、保護自己的議題,了解程度通常也越高。


讓家庭性教育不再缺席!家庭性教育的3個開啟契機

1.建立安全的溝通氛圍
  研究發現,很多家長以為「談性」就要很專業、很嚴肅,其實並非如此。重要的是,讓家庭成為一個可以無話不談、可以一起討論想法意見的地方。學者建議家長掌握有問必答、掌握時機找話題(例如從影劇、時事出發)、分享父母自己的經驗…等,讓彼此的心更接近的方式與孩子藉由談心進行性教育。

相關推薦:看劇學家庭,迪士尼新童話告訴我們的事

2.營造開明權威的教養風格
  家長營造的家庭管教氣氛若是「開明權威」正向積極的方式,有助於子女培養正確性知識及性概念;相反的,家長若以「忽視冷漠、寬鬆放任、專制威權」等方式進行管教,那麼很可能從此關閉了孩子在家談性的勇氣(如本文開頭房思琪的故事),轉而從其他管道涉獵相關資訊。開明的性教育教養態度才能扮演子女的性解惑者、父母應主動增加與子女溝通的時間與內容。

相關推薦:測驗我的教養風格

3.依據年齡選擇「談性」重點
  從孩子還是個嬰兒,性教育就開始了!性生理(身體發展、性徵構造)、性心理(自我認同、性別氣質)、性社會(人際互動、性別角色)的議題,皆貫穿嬰幼兒階段至青少年,只是各階段側重點不同。下表是學者提出的各階段家庭性教育關鍵:(參考資料:林秀茹(2013)。親子談「心」說「性」落實家庭性教育。)
(1)嬰幼兒階段0-6歲
建立信任依附關係:父母觸摸、輕撫及緊抱使子女感受「愛」。
認識身體器官:接納孩子對身體部位的探索,並知道器官正確名稱。
學習性別角色:幫助孩子認識並肯定自己的性別,知道男女生理上的不同。
身體隱私、性侵預防:學習保護自己、尊重自己及他人身體的自主權與隱私權。
(2)兒童階段7-12歲
認識生命孕育方式:明白由媽媽的卵子及爸爸的精子結合,在子宮生長,經陰道出生。
生理變化準備:了解生理結構,將面臨青春期的生理變化。
生理發育及性反應:月經及夢遺、外部生理變化,如:女性胸部、男性變聲,及陰莖勃起和陰道分泌。
打破性別刻板印象:尊重個別差異,肯定他人認同自我,瞭解性別皆具陽剛與陰柔的特質。
(3)青春期階段13-18歲
具體性生理知識:不要和別人比較,肯定自己身體生理變化的「第二性徵」發展過程。
啟發責任感:培養責任感、正確價值觀,尊重他人和接納自己的性取向。
談性與愛的議題:性觀念的溝通、情感、約會、性衝動、懷孕、避孕、性病、墮胎…等議題,探討承擔性活動後果的責任。
正當社交生活:性別角色、兩性相處之道,學習人際關係的互動方式。

開口談性並不難,善用以上三點,開啟家庭的對話契機。不只是單純討論性知識,而是結合情感、人際、觀念與態度,讓性教育落實在每一天的生活中,讓家成為孩子最自在也紮實的安全堡壘。

參考資料
兒福聯盟(2016)。台灣兒少性教育知識調查報告。
林秀茹(2013)。親子談「心」說「性」落實家庭性教育。家庭教育雙月刊,45,59-67。
高松景、晏涵文、劉潔心(2011)。高中生「全人發展」的性教育介入研究-以「生活技能」爲主。臺灣性學學刊,17(1),21-38。
葉君玲、陳國彥(2012)。父母性教育教養態度與子女性知識關係之研究:以高雄市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例。人文社會電子學報,8(2),68-98。
余坤煌(1996)。國小學童家長性知識、性態度及對性教育看法之研究。臺灣性學學刊,2(1),11-24。
Larsson, I., & Svedin, C. G. (2001).Sexual behaviour in Swedish preschool children, as observed by their parents.Acta Paediatrica, 90(4), 436-444.

封面圖 攝影師:Pavel Danilyuk,連結:Pexels
回性別教育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