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字級大小:

:::

2018-10-16 |

瀏覽人次圖示

1173

觀點投書:性別差異是後天建構,而非天生註定

觀點投書:性別差異是後天建構,而非天生註定
張訓譯 2018-10-16 05:20

獲得勵馨基金會「Formosa女兒獎」與「數學科技獎」的羅東高中學生邱萱於頒獎會後接受採訪時表示:高中選組時許多女生朋友因為社會的期待、家人等原因放棄自己拿手的理科,希望社會可以因為自己的興趣而不是性別選擇自己的未來。這句話道出了許多年來性別刻版印象與性別歧視的來源,家人與社會是每個人社會化必經的過程,因此家人與社會的期待將塑造出人們對於自身的期待,如果普遍認為女性不適合走理工路線,女性在選擇該領域時勢必會受到種種阻礙,隨著臺灣近幾年性別意識的高漲,性別決定科系與工作的傳統意識將逐漸獲得改善。


法國女性主義學家西蒙·波娃在《第二性》這本著作中有提到:「性別是被建構出來的,而非先天形成的」。這在當時社會中被認為是相當前衛的說法,但也因為西蒙波娃的遠見,才讓女性主義與女性意識逐漸受到重視。「生物決定論」與「社會建構論」是目前最常見的性別二分法,但不論是持哪個說法,都有其侷限性。這幾年,臺灣社會開始重視性別議題,從社會上的婚姻議題到家庭上的升學問題,無不考量到性別。
過去的年代中,老一輩教導父母輩女性要勤儉顧家;男性則是出外打拼,這樣的觀念到現代社會早已被顛覆,男性可以做的女性也可以,物理化學等理工學科為男性的天下,女性由於天生善於背誦而被認為適合讀人文社會科,女性主義崛起之後,開始出現女科技人,也就是在科技業或是大專院校中相關系所任職的女性,她們翻轉了傳統的性別刻版印象,證明女性也能在科技領域發光發熱,發揮長才。

生理性別是天生註定,但是社會性別卻可以靠後天來建構,臺灣是個多元文化的島嶼,我們可以和各式各樣的人居住共榮,在性別議題的努力上不輸其它國家,雖然女性主義的崛起讓女性可以有選擇的權利,但是社會上目前仍然有一道隱形的篩網,能真正取得高成就的女性畢竟是少數,如果要達到真正的平權,就先從能夠與男性有相同的競爭機會開始。



新聞出處 : 風傳媒網頁
回性別教育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