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字級大小:

:::

2019-09-17 |

瀏覽人次圖示

2072

【爸媽想想】情感關係靠引導 別急著劃界限 態度正確 未來人際關係不走鐘

兩性關係靠引導 別急著劃界限 態度正確 未來人際關係不走鐘

報導╱副刊醫療組 攝影╱王文廷 模特兒╱晴晴、阿嫙、姬品卉、侯品宸

因社會環境、資訊普及,現代孩子普遍較過去早熟,也更快面臨兩性關係的問題,許多家長基於保護孩子的心理,總覺得孩子愈晚知道愈好,甚至從小對孩子耳提面命「讀書階段不准談戀愛」,其實網路如此發達,孩子非常輕易就能查到任何資訊,但是否正確就不得而知,與其任由孩子吸收錯誤資訊,建議家長從小機會教育、引導孩子建立正確兩性關係,且採開放態度,如此孩子才會與你溝通面臨的難題,隨孩子逐漸成長,若兩性觀念不正確,未來也會影響人際關係、引發一連串問題。

案例故事5歲的Annie是家中獨生女,也是爸媽的心肝寶貝,尤其爸爸更是相當寵愛Annie,親友都戲稱Annie是爸爸的前世情人,爸爸的朋友們也常常開玩笑說,未來Annie的男朋友一定要過五關斬六將,才能過岳父大人這關。
Annie現在讀幼稚園大班,班上有些女同學已經開始有喜歡的對象,童言童語地說:「我以後要嫁給喜歡的人!」Annie雖不會這樣,但是班上卻有男同學喜歡她,還曾經公開大聲說:「Annie是我心中的公主。」爸爸知道後頗不是滋味,甚至大驚小怪地想跟老師抗議,希望那位男同學可以少跟Annie接觸,媽媽則剛好持相反態度,常常會故意開玩笑地跟Annie說:「那妳喜歡他嗎?以後要嫁給他嗎?」父母態度大不相同。

【關鍵重點1】從小機會教育 開放態度才能溝通

Annie常跟媽媽分享學校的事,例如一位女同學說哪個男生很帥,或班上某個男同學最多女生喜歡,媽媽會反問Annie說:「那妳喜歡誰?」Annie笑著回答:「我有時候喜歡某某男生,因為他會跟我玩。」媽媽聽了之後明白Annie的「喜歡」還很單純,所以並不擔心,但爸爸則不喜歡媽媽常問Annie喜歡誰,他認為不必提早讓小孩子知道這些事情,對於班上有男同學公開說喜歡Annie,爸爸也認為應該將兩人隔開一些,經常跟Annie耳提面命,這些事情要等長大再說,現在應該要好好讀書。

專家解析小孩子的童言童語,其實常是家長很好的機會教育,尤其是兩性關係上,因為有太多的事情是課堂上不會教到的,父母最好能從小就找機會不斷灌輸正確兩性關係,例如當Annie說,班上某一位男同學在班上最受女生歡迎,此時可以進一步詢問Annie:「為什麼這位同學最多人喜歡?是因為他對人很和善嗎?還是有禮貌?」藉此了解Annie的想法。

學業成績往下滑 戀愛非關鍵原因

就像Annie的爸爸一樣,許多傳統父母總是很害怕孩子就學期間談戀愛,然後當孩子畢業後就催著趕快談戀愛,彷彿能夠無縫接軌似的,其實兩性關係是一連串地持續行為,並非一下子就能學會,所以從小慢慢練習相當重要,父母當然不可能鼓勵孩子小小年紀就談戀愛,但是可以順其自然、從旁觀察,從孩子還是童言童語的時候、到青春期真的戀愛,都應該採取一種開放態度,就是不直接否定,如此當孩子有疑問或狀況時,才會尋求父母的協助,如果孩子早知道父母反對談戀愛,很可能就會一路隱瞞。至於談戀愛會不會影響學業,其實剛陷入熱戀時難免受影響,但如果孩子自己在意學業就會逐漸調整,假如孩子本來就不把注意力放學業上,那戀愛也不會是關鍵原因。

【關鍵重點2】電影3天就接吻 易有錯誤認知

從Annie進入幼稚園開始,班上就有位男同學一直對她相當熱情,每天Annie上學時,男同學會殷勤地幫忙拿書包、打招呼,平常也一直跟在Annie身旁想一起玩耍,除了曾公開大喊:「Annie是我的公主!」之外,也曾經把頭枕在Annie腿上休息,甚至有次偷偷親Annie的臉頰。
Annie的爸爸知道之後勃然大怒,一直想跟老師表達抗議,媽媽態度不像爸爸那樣激動,也覺得男同學還小,應該沒有特定意圖,跟老師抗議似乎太大驚小怪,但也覺得這樣對Annie不太好,不曉得該怎麼做才能教導Annie正確兩性觀念。

專家解析現代孩子接觸的資訊較多,所以常常會有一些比較早熟的舉動,以案例中的男同學來說,行為舉止確實有些過於早熟,很可能是看太多類似的電視劇、聽了很多愛情劇的台詞,這剛好也能給大家一個提醒,許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很單純,最好不需要太早了解兩性關係或相關知識,假如孩子是從連續劇或電影中了解兩性互動,由於戲劇希望情節緊湊,會將許多過程省略,可能男女主角認識3天就接吻、一周就有性關係,孩子看了誤以為現實生活也是如此,可能就會有錯誤觀念,甚至引發性平爭議。

探索自我感受學習勇於表達

男同學對Annie的行為與話語,其實可趁這時機會教育,爸媽可以問Annie的感覺,例如「當男同學把頭放在妳的大腿時,妳有什麼感覺?」,如果Annie認為自己有不舒服的感覺,就鼓勵她未來更深入探究自己的感受,並且將感受表達出來,像是下一次男同學有類似舉動時,就可以拒絕對方,同時也教導Annie,如果男同學不聽勸告,可以向老師報告。

這些兩性教育都是靠著日積月累逐漸養成,其實學校也會教導相關課程,但是很多家長反而會一直阻止學校教類似的課程,希望孩子不要接觸相關議題,以免想要談戀愛,但以目前資訊發達的狀況來看,這其實很不切實際,反而容易讓孩子自己學習到錯誤的資訊。

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

【關鍵重點3】兩性關係不好 影響人際關係

Annie爸爸反對太早讓孩子了解兩性相處的事情,其實是擔心Annie受傷害,尤其Annie個性較溫和害羞,萬一未來太早談戀愛,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創傷,Annie爸爸讀高中時曾有位女同學就是如此,那位女同學文靜又乖巧,當時與班上另一位活潑的男同學是班對,但後來兩人不知為何分手,之後女同學就開始頻繁請假,同學們都猜想是因受創過深,再加上不想見到男同學,所以不想上學,結果最後這位女同學辦了休學。

Annie爸爸認為談戀愛時,女生總是較吃虧,所以才會反對Annie太早接觸相關議題。 專家解析其實Annie爸爸想得沒錯,談戀愛、兩性關係的確影響甚深,尤其人際關係上更容易因此受牽連,臨床上也有許多學生是因為告白失敗、覺得丟臉,總認為同學們都在背後嘲笑自己,最後甚至因此拒學。但也正因為如此,家長反而更要積極面對,因為不可能永遠躲避問題,所以不如坦然面對,而且扮演引導的角色,陪伴孩子逐漸摸索出自己的人生經驗。

引導後放手

學習處理引導,是父母教養路上最重要的課題之一,而且隨著孩子年齡增長,自我意識會更強,所以引導的技巧與力道也要加強,尤其未來進入青春期之後,更需要多與孩子討論兩性關係,例如應該如何跟異性相處才適當,討論後也要偶爾放手讓孩子學習自己處理這些事情,之後再討論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,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,透過一次一次地實際練習,就會熟能生巧。父母引導時的態度不可強硬,嚴格管教下的親子衝突可能會愈來愈多,但也可能相反,孩子會愈來愈沒有主見,這些都不是父母所樂見,所以保持開放態度的引導較好。



【專家檔案】
雙和醫院 身心科醫師 林宜正專長為親職治療、家族治療、兒童心智發展、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、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。

諮商心理師、作家 陳志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,曾任國立彰化高商輔導教師、輔導主任近10年,專長為親職教育、學習潛能、人際溝通等。

新聞出處 : 另開視窗連結至蘋果日報
回最新消息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