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字級大小:

:::

2022-01-06 |

瀏覽人次圖示

641

《當男人戀愛時》:默默付出的愛,真的是你要的嗎?

《當男人戀愛時》:默默付出的愛,真的是你要的嗎?
作者:林佳慧 諮商員

在廣播節目裡,我和主持人聊到電影《當男人戀愛時》,阿成(邱澤飾)在與浩婷(許瑋甯飾)的相處中,總是默默付出,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,兩人討論一起創業開店,浩婷告訴阿成:「只要我們在一起就好,現在租不起店面沒關係,錢可以慢慢賺!」,但阿成心想「跟著我是不能吃苦的」,所以在浩婷不知情的狀況下,去問討債公司的蔡姐有沒有快速賺錢的機會,想默默讓浩婷圓夢。

不料卻被蔡姐黑吃黑,沒賺到錢,還賠光了兩人存的創業金,但見到浩婷時,阿成隨便編了謊,兩人吵了一架後分開。電影最終阿成和浩婷雖有再次相遇,可是中間歷經太多風波,那時的阿成身體狀況極差,加上許多誤會卡在兩人之間,縱使心裡都一直深愛著對方,仍已蹉跎了大把無法復返的光陰。

還記得,看完電影後,許多朋友紛紛議論著一肩扛起許多事的阿成有多Man!但當問起:「那你會想要有這樣的另一半嗎?」大家卻愣了一下,猶豫了。其實電影播映完畢的當下,我心中一陣沈悶,話哽在喉嚨、沒說出口,真不好受!而全片幾乎都處在這樣的狀態。

你呢?你想要有像阿成一樣默默付出的另一半嗎?



關係複製:你延續了「從家庭習得的互動模式」嗎?

在愛情中,阿成把浩婷父親的債務改成陪自己吃飯和散步來還、幫浩婷辦父親喪禮、圓浩婷的開店夢,這些身為當事人的浩婷,起初都是不知情的,而阿成對待浩婷的方式,和他與原生家庭相處方式是一樣的,哥哥直到阿成去世後,收到新的理髮廳招牌燈,才知道看似吊兒啷噹的阿成,其實很把家裡的大小事放在心上,他對家人是很用心的,但那一刻,哥哥已經沒有機會當面好好向阿成說聲謝謝,只能抱著那盞招牌燈痛哭。

愛情和家庭關係間常有許多連結,因為原生家庭經常是我們最早、最頻繁接觸的一段關係,我們在家庭互動中形成對關係的「內在世界觀」,也就是形成對自己、對他人、對關係的假設,例如:我必須是一個照顧者、是有能力的;他人是需要被呵護、被照顧的;關係需要有一方主動和較多的付出來維繫。

此外,我們還會「內化」家庭中的互動方式,也就是我們深深地習得了這個互動方式,且不由自主用這樣的互動方式對待他人、對待自己,甚至去創造符合內在假設的關係樣貌。就像電影中的阿成,他與家人缺乏真實的交流,家人不知道他心裡怎麼想、為家裡付出了多少,正如阿成本人其實也不曾停下來好好問問自己,我現在感覺怎麼樣?更不曾好好讓關係中的對方知道自己心裡有多難受、多失落、又有多渴望,創造了一段段充滿遺憾、未能好好親近的關係。

當然除了家庭因素之外,社會文化因素也有很大的影響力。阿成心中內建的世界觀、內化的互動模式,和我們文化中對「一個男人」的期待與想像,如:身為男人要堅強、勇敢、能夠承擔等,也是很有關聯性的。



默默付出不是問題,問題在於「只用這種方式與人相處」

不過話說回來,默默付出不好嗎?當然不是的,就像阿成對待浩婷的方式,其實是很把另一半放在心上,令人感到貼心、窩心、也可能是很驚喜的,所以真正造成問題的,並不是我們與他人互動的方式,而是「僵化」。

每一段關係相處的方式,都需要隨時間、情境做調整,「僵化」意味著一直用同一種方式互動,這讓阿成沒有真的聽到浩婷口中那句「只要我們在一起就好」,錯失了兩人好好走下去的機會,也讓家人來不及向阿成道謝、道愛。

回到我們自己身上,可以想想看的是:

1. 內化的關係模式:

你在家庭關係中常扮演什麼樣的角色?若要為這角色命名,你會想取什麼名稱呢?而這個角色又是如何與其他人互動的呢?試著回答這些提問,發覺你從家庭中習得、內化了的關係互動模式。

這個發現與覺察是很重要的,你需要先看見自己在關係中習慣性的反應,才有機會有意識地去做些不同。要再次提醒你,這個互動方法沒有不好或不對,甚至這個模式肯定為你帶來了許多幫助,所以你才會持續地使用呀!

2. 擴充互動方法庫:

如果「在關係中與他人互動的方法」是一個資料庫,那你的資料庫有多豐富呢?你能不能更彈性、更有選擇性地運用你資料庫中的各種方式呢?

以阿成來說,除了默默付出,能不能也練習相信另一半?能不能偶爾如實地說說自己心裡的想法、感受呢?像是在遭遇黑吃黑後與浩婷的那場爭執中,如果阿成告訴浩婷:「其實我想讓你早點圓夢,所以去找了蔡姐,但我們的創業金都沒了⋯⋯」我想,浩婷雖然會震驚、生氣、難過,但終會抱抱阿成,然後手牽手一起回家、一起想辦法走下去,兩人可能會走向完全不同的結局,讓愛不再充滿遺憾!你說,是嗎?


本文經林佳慧諮商員同意轉截
文章出處:愛心理
圖文出處:攝影師Airam Dato-on,連結Pexels
回性別教育列表